資訊動態
公司動態
近年來,雖然面粉加工行業一直是民生行業,受到國家的重視度非常高,使得其已成為較大規模的生產體系,發展勢頭也相對平穩,但同時也面臨著產能過剩,行業利潤低,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在行情持續處于弱勢的時期,面粉廠如何實現并保持盈利已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呢?筆者有以下幾點看法。
搞好小麥收儲環節管控,降低生產成本
眾所周知,面粉的成本70%至80%是小麥,小麥的價格走勢直接影響面粉價格的波動。對小麥進行適時優質采購直接影響面粉的運營,所以“面粉行業的利潤是采購出來的”。但是據了解,部分面粉企業過于關注小麥的購進而忽視采購配套環節的建設,比如,有的是逮著機會買到好麥子了沒地存,還有的是建了個小筒倉打算臨時周轉,結果被別人建大倉庫的把麥子給刮了。所以這些配套環節做不好,很難把優質麥的利潤最大化,并且難保質量。對于面粉企業如何能建立有效的采購機制,筆者認為“中糧鵬泰”和“五得利”分別為“專用粉”和“民用粉”的生產經營提供了發展模式,他們就是做好了“控制”,畢竟一切品質的穩定都來源于踏踏實實的基礎工作。
在小麥采購上進行控制要怎么做呢?基于這個問題筆者有以下三點建議:1、制定合理的小麥采購方案,用合適的價錢買到優質麥,如果你總抱著用最低的價格去買麥子我估計你就懸了。2、麥源緊張,下一步在小麥倉儲物流上多想辦法才是持續之道。3、搞精細化管理先定好方向,錯位了就白費勁。精細化管理的核心是控制,而控制的關鍵點就是考核,怎么考核對企業最有利,老板們就得仔細掂量了。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搞好小麥收儲環節建設其實可以明顯降低生產成本,把原料質量保證好,做到原料支出最低化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從而提高在激烈競爭中的存活性。
依據不同區域和人群,做好差異化生產
由于國內居民面粉消費主要用于制作饅頭、面條等主食,面粉加工企業也以生產普通面粉為主,普通粉在產品結構中所占比重大,仍占據面粉主流市場。據統計,2009年普通面粉(特一粉、特二粉、標準粉)產量4724.4萬噸,較上年增加235.4萬噸,超過總產量的85%。全麥粉、專用粉、營養強化粉等特色面粉產量約624萬噸,較上年減少100萬噸,占總產量的11%左右。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品質要求的提高,普通粉將不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消費需求。在細劃市場上,特色面粉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
現在是一個差異化消費的時代,面粉廠能走的路子很多。無菌面粉、FO面粉,這些產品的開發所回饋的利潤也相當可觀。所以要跳出面粉圈來看面粉,別被經銷商一兩句“你那個東西貴”就給嚇退了。面粉企業想要在競爭越來越激烈,行情越來越復雜的環境下生存下去,在面粉的差異化上也要多做文章。
這種差異化也就是提高附加值,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要嚴格把控以下兩個方面:1、高附加值產品是建立在精益管理和好的供應鏈的基礎之上的,就好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內管理和供應鏈的建設盡善盡美,才有附加值開發的空間和本錢。2、任何人只愿意為自己需要的產品埋單,所以深入的市場調研是必不可少的。無菌市場、有機市場、兒童市場、老人市場等等,機會點很多,一定得要清楚哪個區域是你的優勢,這個地方的風俗是什么,還有哪些缺憾,去挖掘這些潛在的,消費者還無法等到滿足的東西。
注重產品宣傳,依托聯合優勢
目前國內面粉市場的終端消費普遍進入了淡季階段,大多數面粉企業的開機率均已下調較低的水平。筆者認為,在面粉消費淡季,對于面企來說尤其是經營乏力的中小面企來說更應該在此時此刻做好宣傳,盡可能取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在淡季做宣傳最好的優勢就是競爭相對較少,宣傳投入產出性價比可能更高。
另外,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節假日期間的面粉消費高峰已經不再明顯,面粉市場的淡旺季區別也變得更加模糊,淡季做宣傳推廣很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事半功倍。并且當今互聯網行情的迅猛發展也為面粉企業做宣傳提供了新途徑,而且互聯網的宣傳成本更低,也迎合了企業淡季低支出的特點。
另外,還可以效仿部分大型的制粉企業在產業鏈上的聯合建設,比如:在糧源環節,涉足訂單農業,從源頭搶抓糧源特別是優質糧源;在物流環節,通過建設倉儲物流設施及與糧食倉儲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提高應對市場風險和保障生產加工能力;在銷售環節,打造自身銷售網絡,建設直接面向終端市場銷售網點等。在外資涉足面粉加工領域后,國內面粉行業重組兼并和產業鏈建設進程可能加快。因此想要生存也要與面粉整體產業鏈上做好聯合,最大限度的發揮聯合優勢。
提高面粉質量,發揮品牌效應
當然在做好宣傳推廣的同時也要抓好生產,嚴把質量關。剛剛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近5年的食品安全法首次被修改完善,修改后堪稱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那么在這個面粉需求的淡季,面粉加工企業在抓好生產的同時,更應嚴把質量關,保障產品的合格性,從而保障終端產品在市場上的長期占有率。
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公眾關注,面粉增白劑“廢存”成為社會的熱點和焦點。據悉,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委員會已審查同意注銷面粉增白劑。衛生部監督局也發布征求意見稿,擬從2011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劑。面粉增白劑的取消對面粉加工行業可能是行業變革和產品升級難得的機會。同時,在行業利潤率普遍偏低的情況下,通過改善產品結構,提供更多健康、營養、生態和滿足城鄉居民更高品質要求的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將成為提高生存能力和發展機會的有效手段之一。專用粉、全麥粉、營養強化粉等特色產品比重將有所提高。
另外,發揮品牌效應也是制粉企業維持發展的重要手段。因為對制粉企業我國的政策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使得龍頭企業市場影響力將繼續增強,而龍頭企業不僅僅是產能大企業,而是社會影響力大,品牌知名度高的企業。從2010年糧食調控政策走向看,調控方式由過去直接投放原糧調控市場逐漸向通過投放成品糧油平抑市場傾斜。投放成品糧油直接面向廣大城鄉居民,對“保供穩價”作用也更為有效、直接。促使龍頭加工企業在調控市場中的作用加大,在執行國家調控政策中,相比其他加工企業也更具有政策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受此影響,大型面粉加工企業將進一步發展,市場影響力和話語權將進一步增強,有望引導后期面粉市場發展?,F在國內也有很多產能較大的制粉企業因為沒有自己的核心品牌而并不被大家認知,當然也就更難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植,那么其生存能力將會大大受限,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當今社會,品牌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面粉做為國內民眾的生活必需品,必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然而目前的面粉行業整體產業鏈還未成熟,以后必然將面臨技術與市場的更新換代,而面粉企業只有高瞻遠矚,提前做好準備,打好基礎,才能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贏得一席之地,獲得發展。
- 上一條:面粉市場迎來利好 各方如何把握機會
- 下一條:行業洗牌或加速中小粉企出路堪憂